按照校黨委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工作安排和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精神以及信息學院黨委相關安排,為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筑牢為黨育人、立德樹人之基,激勵黨員同志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激發(fā)廣大教職工在校院各項工作中奮發(fā)進取、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5月22日至23日,信息學院黨委組織全體黨員職工赴蒲城縣紅色紀念地開展了系列現(xiàn)場教育活動。

73年前,解放戰(zhàn)爭淮海戰(zhàn)役的重要組成部分——永豐戰(zhàn)役在永豐鎮(zhèn)打響,包括張富清在內的西北野戰(zhàn)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殲敵一萬七千余人,徹底粉碎了胡宗南所謂“重點的機動防御的新戰(zhàn)術”,在我軍戰(zhàn)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在長眠著戰(zhàn)役中犧牲的330名烈士的永豐革命烈士陵園,學院黨委開展了“知史愛黨愛國 繼承先烈遺志 鑄就堅定信仰 建設財經大學”黨史學習教育。黨員和教職工聽講解,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向烈士墓三鞠躬,學黨史緬懷英烈,鑄信仰鼓足干勁。




在孫鎮(zhèn)蒲城紅色文化精神展廳,全體黨員職工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蒲城這片熱土上涌現(xiàn)的革命先烈和英賢人物展覽,觀看專題片《這里黨旗格外紅》,聆聽陜西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政策法規(guī)研究室原主任紀大海同志題為《聽黨話 感黨恩 跟黨走》的黨課。全體黨員由黨委書記王軍領誓,面對鮮紅的黨旗莊嚴地重溫入黨誓詞。

在橋陵鎮(zhèn)包森紀念館,學院黨委開展了“學黨史傳承紅色基因 譜新篇慶祝建黨百年”黨史學習教育。大家聆聽講解、讀家書、看事跡、悟思想,身臨其境感受這位有血有肉、用生命寫就“家國擔當”的共產黨員、被葉劍英元帥譽為“中國的夏伯陽”、電影《平原游擊隊》中李向陽的原型——抗日英雄包森的光輝形象。

在孫鎮(zhèn)甘北村正在修葺中的楊虎城故居,大家聆聽村民講解、觀看實物,追思這位心存大義、思想和行動上深受中國共產黨先進思想影響的著名國民黨愛國將領,感受黨的偉大。

王軍在總結中說,學院廣大黨員和教職工犧牲休息時間來到蒲城紅色紀念地開展系列現(xiàn)場教育活動,通過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形式豐富的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活動和主題師德師風建設教育活動,目的就是使每位黨員職工深刻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一歷史真理,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牢固樹立良好師德師風,全身心投入到學院發(fā)展和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大學事業(yè)之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慶祝建黨百年譜寫華麗樂章。

學院工會分會、各教工黨支部也開展了“禮贊建黨百年,牢記為黨育人”主題師德師風建設教育活動和主題黨日活動。
參加系列活動的黨員和教職工說,很多革命先烈犧牲時都很年輕,抗日英雄包森犧牲時僅31歲,有的烈士甚至才18歲,烈士陵園眾多烈士連姓名都無法查實成為無名英雄。是什么力量使他們舍家棄子、拋頭顱灑熱血參加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翻身解放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是革命人堅定不移的信仰。大家紛紛表示,現(xiàn)場教育活動增強了教育效果,面對無數(shù)革命英烈和“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藏功名講奉獻的張富清,要學黨史悟思想,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做“四有”好老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努力完成學院目標任務,為學校長遠發(fā)展貢獻力量,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
信息學院黨委
2021年5月24日